齿轮泵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齿轮泵的运行维护如下:
1、启动前应全开吸入和排出管路中的阀门,严禁闭阀启动。
2、验证电机转动方向后,启动电机。
3、启动前检查全部管路法兰,接头的密封性。
4、盘动联轴器,无摩擦及碰撞声音。
5、初次启动应向泵内注入输送液体。
齿轮泵停转后的保养方法:
1、在使用轴承的过程,定期清洗是尤其重要的。如何正确清洗轴承?先将轴承拆下检查时,先用摄影等方法做好外观记录。另外,要确认剩余润滑剂的量并对润滑剂采样,然后再清洗轴承。
2、轴承的清洗分粗洗和精洗进行,并可在使用的容器底部放上金属网架。
3、粗洗时,在油中用刷子等润滑脂或粘着物。此时若在油中转动轴承,注意会因异物等损伤滚动面。
4、精洗时,在油中慢慢转动轴承,须仔细地进行。
5、通常使用的清洗剂为中性不含水柴油或煤油,根据需要有时也使用温性碱液等。不论使用哪种清洗剂,都要经常过滤保持清洁。
6、清洗后,立即在轴承上涂布防锈油或防锈脂。
齿轮泵中轴的磨损主要是因为轴两端与支撑滚针间的摩擦磨损,使轴径变小。如果是轻微磨损,可通过镀一层硬铬来加大此部位轴的直径尺寸,使轴修理。如果轴磨损严重,则应45钢或40Cr钢重新制造,轴毛坯经粗、精车后,轴承部位要热处理,硬度为HRC60-65,然后再经磨削,使轴承配合部位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0.32μm;轴的圆度和圆柱度允差为0.005mm;与齿轮配合部位按H7/h6、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0.63μm。
泵体内表面磨损主要是吸油区段圆弧形工作面。如果出现轻微磨损,可用油石修磨去毛刺后使用。泵体是由铸铁铸造毛坯成型,出现严重磨损时应替换新件。如果泵内齿轮两端面是用磨削修理,则泵体宽度尺寸也要改变,与齿轮两端修磨去掉的尺寸相等,重新加工后的泵体两端面应达到标准的技术要求。
在使用齿轮泵时,会出现泵体发热的情况,其原因如下:
1、环境温度高,油箱容积小,散热不良,都会使泵发热。
2、齿轮泵旋转不畅的各项原因均能导致齿轮泵发热,应分别处理:
(1)齿轮油泵内有污物。解体以异物。
(2)轴向间隙或径向间隙太小。重新加以调整修配。
(3)泵与发动机联轴器的同轴度差。同轴度应确定在0.1mm以内。
(4)泵内零件未退磁。装配前所有零件均须退磁。
(5)工作油输出入口被堵塞。
(6)装配有误。齿轮油泵两销孔的加工基准面并非装配基准面,如先将销子打入,再拧紧螺钉,泵会转不动。正确的方法是,边转动齿轮泵边拧紧螺钉,之后配钻销孔并打入销子;
3、油液黏度过高或过低。重新选油。
4、侧板、轴套与齿轮端面严重摩擦。修理或替换。排除方法亦可参照其执行。
在使用齿轮泵电机时,电机被烧坏原因固然很多,但齿轮泵的正确使用与否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确定水泵的正常运转,使用前还应对其检查一遍。具体的检查流程如下:
1、用万用表检查齿轮泵电机绕组是否断路。其绝缘情况可用于500伏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低于0.5兆欧时,水泵不能使用。
2、卸下过滤网,转动泵轴是否灵活,如不灵活,应调整后方可使用。
3、闸门保险丝容量选择是否适当,不可用其它导线代替保险丝。
4、接通电源,检查叶轮运转是否正常(电源接通时间不许超过3~5秒,否则易烧坏电机)。
齿轮泵运行维护的方法有:
1、初次启动应向泵内注入输送液体。
2、启动前检查全部管路法兰,接头的密封性。
3、初次启动应向泵内注入输送液体。盘动联轴器,无摩擦及碰撞声音。
4、启动前应全开吸入和排出管路中的阀门,严禁闭阀启动。
5、验证电机转动方向后,启动电机。